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国家级传播矩阵,通过 CCTV-17 农业农村频道、央视网、央视频三大平台的协同投放,实现 “品牌公信力塑造、产业价值传递、消费市场激活” 三重目标。借助平台权威背书,强化品牌与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的价值绑定,构建 “内容种草 - 权威认证 - 互动转化” 的全链路传播体系,助力品牌打造国家级农业名片。
• 核心栏目合作:聚焦三大受众圈层定制内容植入:
◦ 产业决策者圈层:在每日 08:00、12:00、18:00 三档《中国三农报道》中投放 15 秒品牌硬广,同步结合 “三农政策解读” 板块进行品牌理念短讯植入,精准触达农业管理者、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。
◦ 创业实践圈层:与每周日至周四 20:50 首播的《共富经》开展深度合作,采用 “品牌故事 + 案例拆解” 模式,将品牌技术、产业链优势融入创富案例中,如拍摄 “品牌赋能农户增收” 专题短片(每期 3 分钟),延续原《致富经》的高收视基因。
◦ 大众消费圈层:在 17:31 播出的《谁知盘中餐》中进行场景化植入,通过 “食材溯源” 环节展示品牌种植标准,配合主持人口播推荐强化品质认知。
• 丰收节超级 IP:冠名或联合制作《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》衍生内容,如 “品牌丰收成果展” 特别环节,依托晚会 1% 收视率、4520 万观众规模的传播力实现破圈。
• 季节主题联动:春耕期联合《田园帮帮团》推出 “农技指导 + 品牌工具包” 专题,秋收期与《三农群英汇》打造 “品牌带头人” 系列报道,形成全年传播节奏。
采用 “黄金时段 + 高频重播” 组合模式:晚间 18:00-21:00 核心时段密集投放,凌晨及午间时段安排专题内容重播,覆盖不同收视习惯受众,参考《中国米食大会》第二季 144% 的收视提升经验优化时段组合。
• 核心专题页:打造 “强国农业品牌・共筑振兴之路” 专题,设置 “品牌故事库”“产业白皮书”“用户见证墙” 三大板块,整合 CCTV-17 节目片段、企业纪实、政策解读等内容,形成品牌权威信息聚合入口。
• 垂直频道联动:在央视网农业频道开设 “品牌专栏”,同步接入财经频道 “乡村振兴” 板块,实现农业从业者与投资者双群体覆盖,参考中粮福临门专题传播的联动效应。
• 数据可视化传播:制作 “品牌赋能乡村经济” 数据图解,结合地方 GDP 增长、农户增收等真实数据,通过央视网首页弹窗推荐强化说服力。
• 专家背书内容: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录制 “品牌品质解读” 访谈,与《大地讲堂》节目内容联动传播,提升品牌专业形象。
• 垂类账号运营:开通 “强国农业品牌官方号”,每日发布 3 类内容:15 秒 “田间实拍” 短视频(展示种植 / 加工场景)、1 分钟 “农技小课堂”(结合《田园帮帮团》知识点)、3 分钟 “农人故事”(剪辑《共富经》精华片段)。
• 热点话题运营:围绕 #中国农民丰收节# #共富新农人 #等话题发起挑战赛,鼓励用户上传 “品牌使用体验”,联动央视网话题实现 10 亿级曝光目标。
• 定期直播栏目:每月开展 2 场 “产地溯源直播”,由《谁知盘中餐》主持人带队探访种植基地,同步设置 “限时秒杀”“农资问答” 互动环节,打通 “内容 - 消费” 链路。
• 重大节点直播:丰收节期间开设 “品牌丰收大赏” 直播间,联动 CCTV-17 晚会进行二次传播,邀请农业网红、经销商实时互动。
• 内容互通:CCTV-17 节目片段经二次剪辑后形成短视频在央视频分发,央视网专题页嵌入直播入口及节目回放,实现 “大屏建立认知、小屏深化互动”。
• 用户互通:在电视端引导观众扫描二维码进入央视频直播间,在新媒体端推送电视节目播出预告,构建跨平台用户闭环。
阶段 | 时间节点 | 核心动作 | 平台组合 |
启动期 | 春耕季(3-4 月) | 发布品牌年度计划、产地开播 | CCTV-17 硬广 + 央视频直播 |
升温期 | 夏管期(6-7 月) | 《共富经》案例播出、农技专题 | 三大平台内容协同 |
引爆期 | 丰收节(9 月) | 晚会合作、话题挑战赛 | 全平台集中发力 |
延续期 | 冬储期(11-12 月) | 成果总结、用户答谢 | 央视网专题 + 短视频复盘 |
下一篇:暂无
添加微信